早在2016年,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《關於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提升養老服務質量的若干意見》,明確指出養老服務業既是涉及億萬群眾福祉的民生事業,也是具有巨大发展潛力的朝陽產業。中共中央決定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,完善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的政策機制。不僅要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,還要理順政策機制,既做好民生基礎保障工作的養老服務,又滿足人民對高品質養老服務的需求。
當前,我國已經進入人口老齡化高速發展時期,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將持續老齡人口快速增長的趨勢。雖然發展養老產業仍面臨人才不足、支付能力不足、商業模式不夠清晰等問題,但養老產業仍然是最具發展潛力的重要產業之一。
今年國辦1號文提出了二十六條具體措施,決定指出發展銀髮經濟,創造適合老年人的多樣化、個性化就業崗位。發展銀髮經濟成為各地政府重點發展的新產業。未來將推動基因檢測、分子診斷等生物技術與延緩老年病深度融合,開發老年病早期篩查產品和服務。
決定強調按照自願、彈性原則,穩妥有序推進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改革。優化基本養老服務供給,培育社區養老服務機構,健全公辦養老機構運營機制,鼓勵和引導企業等社會力量積極參與,推進互助性養老服務,促進醫養結合。加快補齊農村養老服務短板,改善對孤寡、殘障失能等特殊困難老年人的服務,加快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。
在2024腦健康大會上,專家指出在疾病防控方面,最好建立一套服務體系,可以同時為多個病種提供服務。養老服務也是如此,綜合服務中心可以同時提供居家、社區、機構養老服務,還可以提供助餐、助潔、助急、助行、助浴、助醫等服務,以及老年大學、文化體育娛樂、社區志願服務等功能。
鄉村振興是國家戰略,決定強調構建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,對提升農村土地價值有直接作用。農村土地制定的完善,對農業生產、休閒農業、鄉村旅遊、鄉村康養等多產業融合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,對補齊農村養老短板也有著積極意義。
發展五大金融,包括科技金融、綠色金融、普惠金融、養老金融、數字金融。對比日本養老服務的發展,我國在養老服務機構建設方面資金不足,老年人的消費購買力也不足。養老金融不僅需要為發展養老服務、養老產業提供金融支持,還需要提升老年人對養老服務的購買力。
發展新質生產力,需要通過數智康養,形成康養行業的新質生產力。智慧養老有效提升了養老行業的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。未來數智技術將融入養老行業服務、營銷、品牌建設等各個方面,為提供高品質的康養服務提供技術保障。
人才短缺是養老行業的共識,高品質養老服務需要高質量的人才支持。決定提出加快構建職普融通、產教融合的職業教育體系。隨著高品質養老服務的發展,面向康養行業的教育培訓將成為行業發展中的重要業務領域。
擴大開放,決定指出:擴大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,合理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,落實全面取消製造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措施,推動電信、互聯網、教育、文化、醫療等領域有序擴大開放。加強國際合作,有利於提高我國養老服務業的發展質量。
我們香港的安老院舍行業可以從上述經驗中得到啟示。首先,香港可以積極發展高品質的養老服務,滿足老年人多樣化的需求。其次,推動銀髮經濟的發展,提供更多適合老年人的就業機會。第三,香港可以借鑒內地的綜合功能社區服務模式,提供多元化的養老服務。最後,通過國際合作和引進先進技術,提升養老服務的質量和水平。通過這些措施,香港的安老院舍行業將能更好地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挑戰。